近年來,隨著鉛酸蓄電池在汽車、電動自行車和儲能等領域大規模應用,鉛酸蓄電池產業和再生鉛行業在我國快速發展。鉛酸蓄電池的報廢數量巨大,再生利用具有很高的資源和環境價值,但廢舊鉛酸蓄電池來源廣泛且分散,部分非正規企業和個人為謀取非法利益不惜干起了違法勾當。
生態環境部近日公布9件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,其中也有一起非法處置廢舊電瓶污染環境案。那么,廢舊鉛酸蓄電池從何而來?利益何在?
在最新公布的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》中,廢舊鉛酸蓄電池赫然在列。但在一些地處偏僻的小作坊內,廢舊鉛酸蓄電池經過拆解、提煉,由危險廢物搖身一變,成為身價不菲、可以自由流通的鉛錠。
記者調查了解到,地下小作坊對電池處理簡單粗暴。“拆廢舊電瓶時,我看見過有些廢電瓶里有剩余酸水流出來了,不處理,都是直接流在地上,慢慢揮發或滲透就沒有了。因為廢舊電瓶的塑料外殼上有酸和鉛的殘留,粉碎塑料外殼的工人把廢電瓶塑料外殼放到粉碎機器里,一邊沖洗一邊粉碎。”曾參與非法煉鉛的裴某某表示。
此外,小作坊的老板們還會修建滲坑,用來存放廢電瓶中的酸水和沖洗廢舊電瓶塑料外殼的廢水。滲坑里的水不處理,一直存放在那里,任其揮發或滲透到地下。
這樣粗暴的煉鉛方式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創傷,廢舊鉛酸蓄電池因含鉛及鉛酸液等物質,可能導致大氣、水體、土壤嚴重污染。
鉛酸蓄電池中含有的酸、堿電解質溶液會影響土壤和水系的pH值,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堿性化。汞、鎘等重金屬則在被生物吸收后,可能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類的食物鏈,在人體內聚集,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。
但巨大的風險背后往往隱藏著誘人的利益。
“鉛酸蓄電池之所以具備較高的回收利用價值,是因為其中的極板組件是以鉛為主體的合金,絕大部分是鉛或者一些鉛的氧化物。”北京超能環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開黌說。
“通過回收處理,可以將這些鉛重新提煉再進行使用,目前鉛廠生產的新鉛,超過一半由回收的鉛加工而成。”
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鉛消費國,對于鉛的需求較大。目前,鉛錠的市場價在15000元/噸左右,而1噸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價在8000元左右。“但有的小作坊偷稅漏稅,不考慮環保投入,人力成本也比較低,所以收益很可觀。”王開黌告訴記者。
日前,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北京市持有《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》的34家單位,王開黌所在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。正規企業從事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,除了要求有許可證,還必須配套建設專用倉庫。
此外,有的城市沒有專門的電池拆解廠,電池在回收之后,將被統一運往外省的拆解機構。完成這一過程還需支付額外的物流費用,種種原因之下,廢舊鉛酸蓄電池有的便流向“黑市”。